當前位置: 首頁 » 資訊 » 卡車 » 市場分析 » 正文

銷冠比亞迪,“不要利潤”

商用車之家訊:早買早享受,晚買享折扣,是近一年來汽車消費市場的真實寫照。A級家轎價格下探至6、7萬元;曾經20萬起步的主流B級車,如今只要12


早買早享受,晚買享折扣,是近一年來汽車消費市場的真實寫照。

A級家轎價格下探至6、7萬元;曾經20萬起步的主流B級車,如今只要12萬元就能入手;即使是BBA等豪華品牌,也開始降價促銷換銷量。買車更便宜了,是當下車市的共識。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與2022年同期相比,燃油車成交均價下降了1.02萬,新能源汽車成交均價下降了將近0.89萬元,混動車型成交均價下降2.51萬元。

終端價格下探,車企的盈利水平是否受到了影響?車企是否在研發(fā)投入與產品價格、市場份額幾方的博弈中守住了利潤?


車價“真香”,但車企的利潤卻增加了

汽車越賣越便宜,車企還能賺錢嗎?這個問題的答案,顯然是肯定的。

根據各大上市車企日前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報,除少數車企外,大部分中國車企均實現了盈利。

以比亞迪為例,過去兩年,比亞迪旗下各車型紛紛推出冠軍版、榮耀版,在提升配置的同時,降低了車型的起售價,并收獲了大量訂單。

比亞迪營收也隨著銷量大幅增長,2024年上半年,其營收為3011.27億元,同比增長15.8%;同時,比亞迪的凈利潤也并未因降價而出現縮水,反而繼續(xù)增長,同比漲幅達到了24.4%,漲幅甚至超過了營收增長。

與利潤總額相比,更能反映車企盈利水平的是單車利潤。根據國內主流車企的2024半年報數據,今年上半年,國內車企中單車利潤排名前五的車企分別為長城、吉利、理想、比亞迪、賽力斯,單車利潤最高為1.28萬元。



從這張圖表中不難看出,企業(yè)的整體利潤水平,和每輛車的單車利潤并不直接相關,還要看規(guī)模效應。以比亞迪為例,雖然比亞迪是2024年上半年利潤最高的車企,但其單車利潤則中規(guī)中矩,位居中游。

整體利潤增長,單車利潤卻沒有顯著變化。比亞迪很可能是在有意“控制”自己的收益。


比亞迪“做低”了自己的利潤

一個反常識的事實是,車企是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控制自身的利潤額的。

眾所周知,利潤=營收-成本。對于車企而言,加大研發(fā)投入,積累技術儲備,就意味著增加成本;降低價格,讓利于消費者,則意味著降低營收。兩者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削減利潤。

以比亞迪為例,其仍在持續(xù)加大自身的研發(fā)投入。根據主流上市車企2024年半年報,比亞迪已經成為中國汽車行業(yè)的“研發(fā)之王”,其研發(fā)投入高于特斯拉(約人民幣161億),是長城的三倍以上、吉利的四倍以上,幾乎等于長城、理想、吉利、長安之和。



比亞迪2011年A股上市以來,14年時間中有14年的研發(fā)投入都高于凈利潤,甚至是同期凈利潤的幾倍。截至目前,比亞迪累計研發(fā)投入已近1500億。這意味著,比亞迪將自己的相當一部分收入都投入到了技術研發(fā)上,并以此打磨產品力。

日前,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更是表示,比亞迪員工總人數已超過90萬人,其中,技術研發(fā)人員近11萬;比亞迪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研發(fā)人員最多的車企。



同時,比亞迪還在控制自身的產品價格。在今年6月的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,李云飛曾表示,由于鋰電池原材料上漲及汽車上游供應鏈短缺問題,2022年新能源汽車紛紛漲價,比亞迪也曾兩次上調價格。但隨著電池、原材料價格下跌,車企也應順勢降低價格。不降價是“對消費者的不道德”。

正是因為有像比亞迪這樣的品牌,將利潤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,結束了合資汽車的暴利時代,才最終讓中國消費者能夠買到物美價廉的產品。


車企“合理利潤”的邊界在哪里?

毫無疑問,追求利潤是企業(yè)的本能。但出于長久發(fā)展的考慮,優(yōu)秀的企業(yè)有必要追求合理的利潤,實現客戶、員工、股東以及社會、合作伙伴的共贏。

一方面,企業(yè)不能僅追求眼前的利益,而忽視長遠的發(fā)展。例如,對于一家創(chuàng)新性企業(yè),放棄對研發(fā)的投入,往往意味著衰落的開始。

另一方面,只有足夠的利潤才能支撐企業(yè)穩(wěn)步向前,為員工、股東、合作伙伴以及整個社會創(chuàng)造更多價值。

一家企業(yè),該如何控制自己的利潤水平,以實現兩者的平衡?

在汽車行業(yè),我們可以將目光投向那些“百年老店”們,看看他們是如何追求“合理利潤”的。

根據易車統(tǒng)計的2024年上半年全球車企單車利潤榜單,榜單前十名依然由國際品牌占據。特別是豪華及超豪華品牌如法拉利、蘭博基尼、保時捷等,單車利潤遠超主流車企。

與此同時,通用、Stellantis、大眾、雷諾等國際主流品牌的單車利潤水平,則在1-1.5萬元左右。

由于財年統(tǒng)計方式的不同,易車的2024上半年單車利潤榜單并未收錄日本車企。但根據2023年數據,日本車企的單車利潤依然不低。例如,豐田的單車利潤就達到了2.1萬元。

換而言之,去除掉豪華、超豪華汽車品牌后,國際主流汽車品牌的單車利潤水平,大致在1-2萬元左右。

考慮到這些品牌的主要研發(fā)資源大多位于發(fā)達國家,其研發(fā)投入的性價比并不算高。因此,中國車企將單車利潤控制在1萬元左右,保持與國際主流車企接近的水平,就可以在全球市場內保持相當強的產品及成本競爭力,并為自己的股東、員工、合作伙伴賺取足夠的利益。

事實上,與國際品牌相比,中國車企還有這得天獨厚的優(yōu)勢。如今,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汽車產業(yè)鏈,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,中國供應鏈已經實現了高度的規(guī)?;c垂直一體化。同樣一臺新能源汽車,中國的生產成本甚至可以做到全球最低。

這也正是比亞迪以及其他中國車企在中國市場的最大競爭力,也是他們當下開拓全球市場的最大潛力。經過多年來在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領域的持續(xù)投入,現在,自主品牌憑借著這些優(yōu)勢在國內外市場建立了技術護城河,沖擊了合資品牌的市場定價權。未來,這一模式也或將復制到海外,讓全球消費者受益。


版權聲明:此文源自廠家供稿 ,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。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,商用車之家/卡車之聲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。


責任編輯:
分享到:
 
關鍵詞: 比亞迪
 

網友評論
 

 
推薦圖文
推薦資訊
點擊排行